冬春季常见疾病预防秘籍,你应该知道。
冬春季节,随着季节交替和天气的极剧变化,在6-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容易感染病菌、诱发疾病。针对这种情况的需要,让我们积极掌握一些卫生保健知识(小儿的常见病以及预防措施),做到早预防、早发现、早治疗,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。
冬春季容易诱发的疾病
1、非传染性一般疾病有:感冒发热、胃肠不适等。
2、传染性疾病有:水痘、流行性腮腺炎、诺如病毒肠炎、EB病毒疾病、流行性感冒等。
疾病的预防知识
1、加强体育锻炼,增强孩子抵抗疾病的能力。
2、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处活动。
3、根据天气情况出门戴口罩,避免冷空气对小孩呼吸系统的刺激。
4、做到勤洗手、勤洗澡、勤剪指甲,保持个人卫生。
5、建议孩子多喝热水,不喝冷水(包括冷饮)。
6、放假或周末时间尽量让孩子在家进餐,不到卫生条件差的餐馆进餐;少吃零食,更不吃“三无”(无卫生许可证、无生产日期、无生产厂家)食品。
7、家长可根据孩子身体情况适量服用一些预防病毒入侵的冲剂。
8、如果小孩生病,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大医院就医,避免拖延治病时间。
疾病的防控
>>>> 一般疾病防控措施
当孩子出现感冒发热,请家长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医;如果出现发烧情况,孩子在家休息,发热情况消失,体温正常三天后方可到校上课。如果出现咳嗽,请家长为孩子准备好口罩,在校上课期间使用,如果咳嗽很厉害也请家长接回在家休息,病情好转才到校上课。
当孩子出现胃腹部不适,请家长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医(可选择生病当天在家休息一天);患病期间自备午餐或告知孩子减少餐量,并及时告知班主任老师知晓,以便获得老师的协助。
>>>> 传染性疾病防控措施
水痘
是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,可能继发水痘脑炎、肺炎等严重并发症。
传播:直接接触、飞沫传播、污染的物品
预防:接种水痘疫苗是最经济、最有效的的预防措施。
防控措施:小孩感染水痘病毒并出现疱疹症状后,从发病日起到完全结痂,隔离期不得少于发病后21天(医学观察三周),待21天后凭医院证明回校复课。
流行性腮腺炎
属于呼吸道传染病,由腮腺炎病毒引起,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病征。
传播:飞沫传播
预防:注意室内通风换气,保持空气新鲜, 注意少到人群特别聚集的场所活动,减少感染的可能性。
防控措施:小孩出现腮腺肿大直到完全消退,约三周时间,隔离期不得少于发病后21天(医学观察三周),待21天后凭医院证明回校复课。
流行性感冒
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除了畏寒、高热、头痛、全身酸痛、疲弱乏力等症状。
传播:空气、飞沫传播
预防:
◆ 每年或隔年种一次流感疫苗。
◆ 勤洗手,做好个人卫生。
◆ 均衡饮食,适量运动,充足休息,避免过度疲劳。
◆ 开窗通风且要避免穿堂风。
◆ 在流感高发期减少到人群聚集场所,必须去时,最好戴上口罩。
◆ 对教室进行消毒、保证教室开窗通风等。
防控措施:小孩出现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隔离5天(包括退热后2天,医学观察3天),凭医院证明回校复课。
肺结核
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,具很强传染性及致病性,是我国预防控制的重大传染病之一。我国肺结核人数在排世界第三位。
传播: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
预防:
◆ 对于有咳嗽症状的孩子在上学期间要配戴口罩。
◆ 对于咳嗽超三周的孩子请家长到医院及时确诊。起到早发现,早治疗。
◆ 接种卡介苗
防控措施 :
● 及时告诉班主任,跟家人或老师一起去医院检查;
● 把就读的学校和班级名称告诉医生,不要隐瞒自己的学生身份;
● 平常密切接触的同学能尽早的去接受检查,保护同学的身体健康;
● 只要完成规范治疗疗程,绝大多数肺结核是可以治愈的。
● 对教室进行消毒、保证教室开窗通风等。
● 确诊患者必须按要求进行隔离治疗,隔离期间不得到校上课,以免引起交叉感染。治愈后凭医院证明回校复课。
诺如病毒肠炎
诺如病毒是一种肠道病毒,感染人体后主要引起腹泻和呕吐。是急性胃肠炎的主要致病因素。
传播:口腔、接触传播
预防:
◆ 勤洗手:规范洗手。
◆ 保持室内通风状态良好。
◆ 吃熟食;餐具、食具生熟分开。不喝生水,不生食海水产品以及未煮熟的食物。
◆ 在集体场所发生呕吐,对呕吐物的处置要按感染性排泄物进行处置。
防控措施:小孩出现症状后,及时就医,生病期间在家休息;症状消失后凭医院证明回校复课。
猩红热
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中医称之为“烂喉痧”。起病急、发热、咽峡炎、弥漫性皮疹,继而脱皮。
传播:空气、飞沫
预防:
◆ 加强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
◆ 及时就医
◆ 治疗和隔离
◆ 室内通风,玩具用具消毒
防控措施:小孩确诊后隔离15天(发病后6天,医学观察7天),15天后凭医院证明回校复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