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黄究竟要不要吃?营养专家说出了真相...
在营养学界,鸡蛋一直有着“全营养食品”的美称。可是很多人认为鸡蛋黄会升高血脂,对健康不利。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?
其实,蛋黄比窦娥还要冤枉。
每天一个鸡蛋的健康好处
每天吃一个鸡蛋,是一种饮食好习惯。可是很多时候,人们都只吃蛋白,把蛋黄扔掉,认为蛋黄胆固醇含量高会影响健康,其实这是个误区。
蛋黄所含的叶酸、维生素B6、维生素B12和甜菜碱共同作用有利于降低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;同时蛋黄中所含叶黄素、玉米黄素加上胆碱和卵磷脂有利于降低心脏病的危险。
而维生素A、叶黄素和玉米黄素,有利于预防老年人眼睛黄斑变性。蛋黄如果和富含钾、钙、镁和维生素C的绿叶蔬菜一起吃可以均衡营养。
蛋黄还有一个优点,就是无论用什么方法烹调,营养成分变化都很小。由于蛋黄被蛋白包裹着,烹调时和空气接触较少,而且不会直接受高热影响,营养成分能保存得比较完好。
鸡蛋的最佳吃法get√
第一名:带壳水煮蛋
不加一滴油、烹调温度不高、蛋黄中的胆固醇也没接触氧气。
有研究显示,水煮蛋的蛋白质消化率高达99.7%,加热温度低,营养全面保留,几乎能全部被人体吸收利用,因此也是对心脏最有益的吃法,故毫无疑义的在所有吃法中排在第一位。
第二名:蒸蛋
加热温度较低,核黄素、叶黄素等水溶性维生素损失少。
而且,蒸蛋的蛋白质消化率高达92.5%,也是烹饪鸡蛋的另一种尚佳方式。
第三名:煎荷包蛋和摊鸡蛋
这两种做法的蛋白质消化率为98%。然而,用少量的油,小火煎成的蛋饼,因此蛋黄中的胆固醇氧化不多,可以不必担心胆固醇过高可能带来的风险。
需要提醒的是,鸡蛋可能含有沙门氏菌,直接吃生鸡蛋、用生鸡蛋拌牛肉、用开水冲蛋花等并不是食用鸡蛋的好方法,长期这样吃有害健康。(文章来源于网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