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,您是第 1701398 位访客!
 

信息中心
养生常识
查看信息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信息中心 >> 养生常识

秋末冬初三大方法防感冒

【更新时间:2016-10-06 09:46:16】   【字体大小:


秋末冬初三大方法防感冒

        秋末冬初,天气转凉,是易患感冒的时节。入秋后,因患感冒到医院就诊的患者有所增加。专家提醒,由于早晚温差大,感冒指数较高,大家要适当增加衣物,同时采取预防感冒的有效方法。    
        第一,冷水洗脸热水泡足法。每日晨、晚养成用冷水浴面、热水泡足的习惯,这有助于提高身体抗病能力,“御感冒于肌肤之外”便是这个道理。    
        第二,体育健身法。秋冬时节应在室外适度散步、打球、做操、练拳、习剑,这样可提高身体御寒能力,防止感冒的发生。    
        第三,饮用姜茶法。以生姜、红糖适量煮水代茶饮,能有效防治感冒。此外还有饮食疗法。中医认为,五味各有不同的作用,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,有五味归五脏之说。《内经》载“酸入肝,辛入肺,苦入心,咸入肾,甘入脾。”这是根据食物对人体生理上、病理上所发生的影响而做出的归纳。因此,利用五味之偏,以调整脏腑之间的偏性,是有科学道理的。四季气候变化,对人体生理、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,因此,因症、因人、因地、因时施膳是保证科学进膳的根本。    
        平时,我们的鼻腔、口腔黏膜周围,都附着各种各样的细菌,如葡萄球菌、链球菌等,但因身体有一定的抵抗力,这些细菌便无机可乘,不能危害身体。但着凉时,身体的抵抗力大大下降,它们便趁机而入,侵犯我们的身体而致病。感冒一般分为两种,一种是普通感冒,也叫伤风;另一种是流行性感冒,其发病原因,除了因身体受到寒凉的侵袭外,还由于一种或几种病毒所引起。病毒主要侵犯呼吸道黏膜,使其发炎,从而出现种种症状。很多人对感冒不太重视,其实,感冒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。一次感冒会大大削弱人体的抵抗力,极容易诱发其他疾病。    
预防呼吸道疾病    
        中医认为秋令主燥,而燥易伤肺,故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疾病。感受燥邪而发生的呼吸道疾病,带着“燥”的特点,多表现为干咳、少痰,口干咽燥,痰黏难咳等。对于这类疾病,当用桑杏汤、杏苏散、清燥救肺汤等方药润燥宣肺。   
        若感受燥邪较轻,仅有口鼻干燥等症状时,可在饮食上调理润燥。除了多饮水外,适当地侧重补充梨、百合、马蹄、枇杷、蜂蜜等润燥之物,少吃或不吃辣椒、羊肉、酒等辛燥温热饮食。    
        虽然马上就要立冬,但初冬天气依旧干燥少雨,气温较高,故在冬初主要防范的病邪仍是燥邪,仍要遵循润燥养阴的法则。    
        专家建议,秋天气候干燥,因此秋末冬初可适当食用白木耳、芝麻、蜂蜜、冰糖、梨等食品,以滋阴润燥。老年人脾胃虚弱者,宜食温热熟软的食物。专家特别提供了一剂对老年人、婴幼儿都适宜的可防可治的小偏方:“一把糯米煮成汤,七个葱根七片姜,熬熟兑入半瓶醋,伤风感冒保平安。

     

三抗首页 |  走进三抗 |  新闻资讯 |  产品中心 |  怡 心 堂 |  招贤纳士 |  事业机会 |  三抗公益 |  版权声明 |  打印本页 |  回到顶部

Copyright © 2025 江西三抗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38054号-2